top of page

悲觀與樂觀之間

悲觀與樂觀之間

性格會影響表現,你是悲觀型還是樂觀型呢?悲觀型孩子凡事牽掛,常常思考達成目標前可能遇到的每一個障礙,例如甲學生的目標是在下學期英文成績獲A級,但他會不斷憂慮自己的表現,怕功課沒做好、找不到安靜地方温習、考試答錯題等。思慮過多令他分心,影響學習,而悲觀策略與實際成就之間亦沒有明顯關係。

相反,採取樂觀策略的孩子喜歡幻想未來願景,能生動地描述邁向目標過程的美好經驗,記得別人的讚賞,容易感到滿足;但因自認為成功在望,會容易放縱自己。但研究發現,自我感覺良好與實際成就之間沒有明顯關連,自我感覺良好的人不見得特別有成就。

那麼悲觀好還是樂觀好呢?紐約大學心理學家Gabriele Oettingen在研究中招募一群女學員進行減肥訓練,開始時她們需填寫一份開放式結局的問卷,就是假設自已完成課程後與久違的老朋友相聚,想像當時有甚麼事情發生。接着研究員根據問卷答案,將學員分成正向(想像自己擁有纖瘦身材,朋友十分驚訝)、負向(減肥期間自我欺騙,結果沒有完成課程,體重沒變),以及一般組(無分正負向)。一年後,研究發現正向組女士竟然比負向組或一般組減去較少重量。實驗証明,單是正向思想無法令學員獲得實質成效。

研究又試過以大學生為對象,將他們分成兩組;首先要求正向組想像這星期會過得很順利;並要求控制組只寫下期間內的任何想法。一星期後,研究員發現正向組組員比控制組較輕鬆快樂,但同時態度較懶散,只完成了較少工作。研究結論是正向思考的確令人心情愉悅,但亦容易使人過份沉醉在美夢中,缺乏動力實現夢想。

只有美好願景而沒有實質行動配合,無助達成目標,最有利的性格組合是樂觀中帶點悲觀,即是思想正面,但同時要有危機意識,為未來作兩手準備。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No tags yet.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